压盖应平整严密,压盖物、粮面、墙壁之间应无空隙,切实做到压盖粮面“平、紧、密、实、厚”。压盖密闭前确保需密闭的小麦基本无虫害、水分含量符合当地安全水分规定。在储藏中,应加强检查,每3d检查一次粮温,在实际应用中,粮温应不超过36℃,若超过36℃应进行开沟通风降温散湿处理。No。3小麦通风管理通风方式:小麦的常规储藏一般采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作业,目的主要是降低粮食温度,还可以平衡粮堆各部位的温度及湿度,尽量避免因温差引起的粮堆湿热转移现象,防止粮食发热、结露、虫害和霉变。
粮情检查:按照《粮油安全储存守则》执行。No。4实践经验低温储藏平均粮温在≤15℃,高粮温≤18℃,每天电子测温系统巡测一次,如一周内相同局部温度变化≥2℃或高粮温≥18℃需立即进仓检查;当高粮温≤18℃或一周内相同局部温度变化≤2℃可15天进仓检查一次;当高粮温≥18℃或一周内相同局部温度变化≤2℃可10天进仓检查一次;。
粮仓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的变质速度。通过温湿度记录仪对于粮食存储过程中度进行的监测分析,发现当粮温超过25℃时,储存品质变化愈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25℃是一个影响粮食陈化速度的明显界线。在我国《粮食陈化鉴定管理办法》中规定,陈化粮是指符合判定为“陈化”规定的、不宜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贮藏后,尽管在贮藏期间并没有发发热、生芽、霉变或其他措施不当引起的危害,但由于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酶的活性与呼吸能力退,其种用品质、工艺品质和食用品质都会逐步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陈化。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